巴黎航展这个从1904年就慢慢的开始举办的展会,能够说是航展界的百年老店了。
从参展商的构成,到订单的流向,再到技术和产品的展示,都拥有最全面的展示。
并且这个展会上拥有着最全的世界企业,在2023年的展会上,仅仅是法国这个东道主,就有1052家参展商。
各家展商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是“服务”和“转包制造”成为参展商数量最多的两个领域,分别达到530家和508家。
空客则在展会上拿下了最大的订单,一口气卖掉了500架飞机,总价值达到了550亿美元。
英国的范堡罗航展从1920年开始创办,只比巴黎航展年轻十几岁,它曾经也是世界第二大航展了。
参展商的数量也不算特别多,只有1262家,几乎只有去年巴黎航展的一半数量。
而飞机的成交数量也是并不显眼了,只有286架,这中间的订单还有很多都是在航展之前就已经宣布过的。
波音公司作为航空界的巨头,在近几年,频频出现质量上的问题,让他们在航展上也表现的有点“畏手畏脚”。
在强调环保的时代,更多的航空公司都将实现落在了现有订单的交付时间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等绿色技术。
交通不便、展会时间过长、对航空公司去碳化关注不足等问题,都影响了航展的体验和吸引力。
如果说巴黎航展、范堡罗航展是西方航天业的秀场,那么珠海航展则是了我国航空力量的亮丽名片。
从第十三届到第十五届,珠海航展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人数持续不断的增加,成交额屡创新高,展现了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1年,受疫情影响,第十三届珠海航展的参展人数仅为21万,门票收入约1.05亿元。
到了2022年,第十四届珠海航展的参展人数略有增加,达到21.5万,门票收入约1.07亿元。
对比巴黎航展、范堡罗航展的20万人和7万人,作为一个后起之秀,珠海航展的表现可以用“优秀”来形容了。
今年航展中,除了再次公开亮相的歼20之外,运-20和歼-35的首次公开亮相,也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还有红旗-19的震撼登场,各种明星展品应接不暇,无不展现着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最新成果。
当然了,这次的订单成交量也十分好,仅是飞机的成交量也达到了1100架左右。
虽然,暂时比不上巴黎航展,但别忘了咱们珠海航展还是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绿色航空技术、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成为未来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关键趋势。
在范堡罗航展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无人机在物流、救灾、基础设施监控等领域的应用愈来愈普遍,正在成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工智能技术能应用于飞机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等所有的环节,提高效率、减少相关成本、提升安全性。
人工智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工程师设计更优化的飞机结构,预测飞机的故障,以及规划更高效的飞行路线。
未来的航展将更看重科学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为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