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午,广陵区曲江大街施井村王庄组的租客王小芹下班回家,途经家邻近的“村头驿站”,当她刚架稳电动车,田长林就现已将几只快递包裹递上前,并熟络地玩笑道:“看来,双十一要到了,买了不少好东西。”王小芹则一个劲地道谢。她说:“有了田师傅的代收快递,上班不怕丢、下班就能取,真是帮咱们处理了大难题。”
施井村王庄组受地理位置约束,一直没建立专门的快递代收站点,这给乡民和租户的日常日子和快读员包裹派送带来极大不便利。本年52岁的田长林是土生土长的施井村人,在村头(东花园东路3-1号)运营一家小卖部。面临乡民、租户收件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具有一副热心肠的田长林自动请缨,为我们代收件、帮送件,且分文不收。一朝一夕,小卖部成了人们口中的“村头驿站”,这一“收”便是30年。
每天6点30分,田长林按时赶到小卖部开门经营,只为快递员送件不跑“空腿”。为了让快递包裹有个“窝”,田长林还将最接近店门的货架改成了快递架,专门用于摆放乡民和租户的快递包裹。“包裹接近店门口,也仍是为了便利我们,即拿即走。”田长林一边收拾包裹一边介绍道,“这些包裹的主人都是老熟人,真实没时间,我就送到他们家里去。”
不一会,田长林拿起一只包裹走出小卖部,一路小跑赶到一对空巢白叟家中。“戴老,您儿子又给你寄‘孝心’了。”只见田长林人未到,声先达,引得白叟乐得合不拢嘴,连连拱手称谢。白叟说,儿子常常为他们邮递一些日子用品,但考虑到他们上了年岁,有时接不到快递员电话,所以直接将收件地址改成了田长林的小卖部。自从有了田长林的“搭把手”,白叟儿子的孝心每次都能“按时达”。
“从代收函件到代收快递,现已继续了30年。”田长林说,现在有20几户乡民和租户的快递由他代收,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及时取回,他乃至将小卖部的经营时间延伸到了夜里11点。
也有人劝他,经商要向“钱”看,不能总这么吃力不讨好。而他却这么说:“代收快递,是我们对我的信赖,都是家门口的熟人,量力而行地‘帮一把’,我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