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县产生6.8级地震以来,很多救灾物资涌入日喀则市。新年立刻就要降临,这些物资能否及时流通运送,保证发到受灾大众手中,让他们温暖过冬?1月15日,记者来到日喀则西站邻近的救灾物资收储库房看望。
日喀则西站是货运火车站。上午,一辆装有1400袋大米的十六轮卡车径自开进物资收储库房。近万平方米的库房内,一字排开的栈板早已就位。工人们喊着号子把米卸下,规整地摞在栈板上——这样,后续转运时叉车能够直接叉起栈板,便利操作。
记者看到,物资寄存有条有理。每一品类都排成直线,没有一件物品散落。水、米、面、油归置进生活必需品库房,其他的取暖物资库房、建筑材料库房各有定位。物资品种全面,食物中除了主食,还有砖茶等当地大众喜欢的副食物;取暖物资除了被服,还有取暖器及大众了解的牛粪干等燃料。物资来历广泛:大米来自东北,取暖器来自江苏和山东……深情厚谊从千里之外的各省市连绵不断而来,运输量以车皮为单位。
这样高的救灾功率,绝非易事。有关方面亲近协同,各级干部职工据守一线、竭尽全力。为了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上海干部还想着把作业做得更细一些。
日喀则市审计局副局长、上海干部姜曙担任灾后物资分配组库房现场的办理。开始,库房用EXCEL挂号物资。信息的精确、分类的详尽以及调取查询的快捷性方面,不甚抱负。上海干部联系了以物流见长的电商企业,要以商场头部企业的专业经历,助力日喀则的救灾物资收储作业。
丁珍,某电商企业的智能物流办理项目经理,1月10日从北京起程曲折来到日喀则。他和搭档参加协谐和辅导树立库房的办理新流程。1月12日,暂时建立的物流办理软件上线。在巨大的库房里,丁珍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向记者演示。以物流单号为索引,物资数量、来历、保质期以及入库签单留痕的相片一望而知,便于后续追溯和办理。软件多端可用,只需上网就能检查,还可经过手机App来查询。
新年接近,经过日喀则西站转往定日震区的物资数量将坚持高位。理顺了库房办理,姜曙稍稍松一口气,但压力仍在——他说,抗震救灾作业正处在要害阶段,不能有一点点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