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交替,四季更迭,于经营者而言,经营好一家小店,是生意,亦是生活;于消费者而言,遇见一家满意的小店,是惊喜,亦是人间滋味。
为零售户解忧、为市场添彩、为地区增色,去年以来,陕西省延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从小处着手、从全局施策,用心用情做好客户服务,不断的提高终端建设水平,推动营销网建工作提质增效。
“店铺亮堂、干净了,顾客普遍反映购物体验变好了,人流量也大了,我的经营信心更足了。”延安市洛川县府北街天凯烟酒茶行老板韩小林说道。
作为延安市局(公司)“靓终端、焕新颜”终端形象提升活动的受益者,韩小林将变化归功于烟草公司的帮助:“客户经理当地考验查证后,建议我从改善照明入手逐步改善店铺形象。不仅如此,烟草公司还开展了各种‘5S’管理规范方面的专业培训,让我在日常环境维护方面能够有据可循。”
为改善卷烟零售终端整体形象,营造整洁有序终端环境,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和零售户经营水平,去年4月,延安市局(公司)组织并且开展“靓终端、焕新颜”终端形象提升活动,帮助许多像韩小林一样的零售户找到经营水平提升的突破点。
活动中,延安市局(公司)组织营业销售人员深入基层、走进市场,划分责任片区,依据市场需求和购物习惯,按照“一店一法”的原则帮助零售户对商品陈列、货架摆放、橱窗展示等进行相对有效规划和调整,确保商品布局合理。同时,结合店内各类品牌库存情况,营业销售人员及时指导零售户合理规划商品经营空间,改善陈列效果,并规范悬挂各类证件。
延安市局(公司)以“数”为“术”,引导零售户及时看数、科学用数,用数据管理店铺,促进经营提质。
针对“丝路通”零售终端管理系统2.0版推广应用,他们组织零售户针对性开展培训,并及时回应零售户提出的问题。同时,他们对全店铺管理、全商品扫码、全方式支付进行跟踪指导,全方位提升零售户经营能力,让零售户经营有“数”、心中有“术”。
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204个零售终端完成了全店铺改造,245个终端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局部改造,2878名零售户参加了关于终端形象提升的培训。
在“靓终端、焕新颜”终端形象提升活动开展过程中,营业销售人员发现了一个问题:终端升级改造中,易产生柜台、灯箱等各种闲置的硬件资源设施。对于部分零售户而言,这些闲置物品是需要处理的物品,而对于另一部分地处农村的零售户而言,这些却是可通过的资源。
鉴于这一情况,去年,延安市局(公司)对全市终端发展状况做了摸底调研,在把脉零售户经营思想、了解零售户升级改造意愿的基础上,以提倡节约、环保、高效为工作思路,以资源利用最大化、改造成本集约化、客我关系融洽化为工作目标,决定建立覆盖全市零售户的“终端硬件资源共享池”,旨在实施资源二次利用,有效提升终端资源利用率,发挥闲置资源价值,降低零售户改造成本。
相关方案印发后,各基层单位迅速安排部署,成立工作小组,落实工作任务。基层营业销售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硬件资源二次利用的重要意义对零售户做全面宣贯,引导零售户树立节约意识、践行节约行为,号召他们将终端形象提升过程中产生的有使用价值的硬件资源,如收银台、展示柜、货架、堆头及组件等设施以无偿或低价等方式转让给其他有需求的同行使用。
同时,根据实地走访及反馈收集了解到的情况,营业销售人员及时将闲置硬件资源设施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统一汇总后形成“零售终端闲置硬件资源统计表”,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分享给辖区零售户,为大家提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
在日常走访中,营业销售人员还根据零售户真实的情况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推送信息,帮他们结合自己需求来做选取,做到按需配置资源,并及时动态更新统计表内容,逐渐完备硬件资源共享流程,打造业务闭环。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零售户参与热情高涨。仅“共享池”开放的第一个月,就有120多名零售户参与,进行了资源共享、交换,实现了闲置资源的二次利用。
“搭建‘共享池’,不仅是对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探索实践,更是为帮助零售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升零售户满意度。”延安市局(公司)卷烟营销中心负责人说。
城市终端作表率,农村终端不掉队。在终端建设方面,延安市局(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网带动农网,按照“城网做精、农网做强”的建设思路,挖掘农网市场多种功能和价值,并合理配置人、财、物等各方资源,以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营销网络。
金融服务一体机、打印机、医药箱、针线包、公示栏、茶台……在吴起县铁边城镇新寨社区的梁永世便民门市,细致的功能分区和齐备的各项便民设施,让人难以相信这只是一家普通的农网零售终端。
代办服务、爱心驿站、信息联络,这个店不只是一家卖烟酒百货的寻常小店,而是一个承载多种功能的便民服务综合点,是乡亲们与现代生活接轨的一扇窗口。
在吴起、安塞、甘泉、洛川……慢慢的变多农网终端正在加速成长,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农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农网终端是品牌培育的重要平台,延安市局(公司)深知农网建设的重要意义。他们针对农网终端建设现在的状况进行了深度调研,精准掌握明显问题,把好农网建设方向,确保解决影响农网建设的痛点、难点与堵点问题。
按照“外观可视化、形象标准化、功能分区化”要求,坚持“因村制宜、因店制宜”原则,树立“半小时便民生活圈”目标,他们确立了农网终端建设的基本思路:让农网消费的人在半小时生活圈内享受到基本的商业、生活、金融、公益、文体等便民服务;突出增值赋能,通过商品分类、热度分区、功能拓展,建设乡村综合服务终端;积极与金融、邮政等机构合作,将各种便民惠民业务融进农网终端。
为进一步提升农网零售户服务水平,延安市局(公司)聚焦农网终端特点升级优化服务内容,提升客户经理专业化服务素能,做到按需服务、适度服务、精准服务。同时,延安市局(公司)还针对农网零售户开发了现代经营专题培训课程,并运用线上线下手段进行宣传覆盖,着力推动农网零售户经营意识、经营能力现代化,引导农网零售户完成从“小商小贩”到“乡村综合服务终端大管家”的身份转变,帮他们既成为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又成为引领者,以一隅的光芒点亮一片、映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