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毯、应急救援担架、防汛应急手提灯、抗压安全帽……近日,随着一件件应急物资入库,我市首批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建设完成。价值近60万元的应急物资被有序分配到我市11个社区。
应急物资是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全过程所必需的物资保障。为深入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的提高基层应急能力,今年以来,我市应急管理部门积极开展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建设工作。按照“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社区有空余库房且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等要求,并考虑方位布局、社区住户密集程度等实际,市应急管理部门选择城区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城区义井街道小北沟社区、郊区开发区康达社区、矿区赛鱼街道赛鱼社区等11个社区作为储备点,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记者走进多个社区的应急物资储备点,库房门口全部张贴着绿底白字的招牌,十分醒目。进入库房,标准统一、规范实用的货架整齐摆放,上面按照自然灾害防护、公共卫生防护、消防及安全生产、应急通讯预警、社会自救互助等不同类别,放置了相应的应急物资。在入(出)库登记单上,每种应急物资还标明了件数。
针对怎么样去使用这些应急物资,我市应急管理部门提前制定相关制度,并科学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啥状况下能够正常的使用、怎么样去使用、怎样存放等,让应急物资能在关键时候调得出、用得上、不误事。
城区上站街道金三角社区是我市首批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之一。社区副主任徐琼说,社区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道防线。应急物资下沉到一线,能大大的提升社区的应急保障能力,在灾害发生时,把因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同时有助于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首批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建设完成是我市积极构建“4+1”应急储备体系的生动实践,有利于逐步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为原则,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应急物资检查和监督,定期维护设施设备,既保证应急物资数量齐备,又确保质量放心可靠。 (张泉东崔芳)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能体验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