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官网入口:
金秋时节,跟着满载生姜的卡车慢慢驶离村庄,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小龙村的栽培户们脸上,总算露出了笑脸——这一切,都因为村里来了位“小杨书记”。
2025年9月,入职刚满一年的选调生杨稀民,从贵州省监狱办理局机关动身,赴小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他紧记报届时组织部的叮咛:“多进百姓家,少做办公室‘表哥’”。到村后,他每天跟着村干部扎进田间地头,不只摸清了小龙村“水里有鱼、地里有粮”的工业家底,更与栽培户们熟络地聊起了家长里短。
但是刚过一个月,村里25亩小黄姜迎来采收期,本来的高兴却被愁云笼罩。这批姜切面纯黄、辛辣味浓,是实打实的高原好姜,却偏偏遇上商场低迷——收买商少、价格被压低,不少脱贫户和监测户面临滞销窘境。栽培大户龙江急得睡不着:“小杨书记,姜再卖不出去就要烂在地里,过冬的生计都没着落了啊!”
“小杨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作为全镇贫困人口第二多的村子,生姜是乡民们重要的增收来历。
面临滞销窘境,杨稀民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娘家”——贵州省监狱办理局。他敏捷整理出小龙村生姜的栽培规划、产值、质量和价格等材料,附上农残检测陈述,向局里有关部门作了具体陈述,并正式递送《关于帮忙处理生姜滞销问题的函》,诚恳阐明乡民的实际困难,期望能为这些优质生姜找到“出路”。
得知小龙村的难题后,贵州省监狱办理局分外的注重,敏捷和谐调度,向全省监狱体系宣布收购建议,终究敲定了16800多斤的收购需求。
订单落地仅仅第一步。尔后近两周,杨稀民逐个对接贵阳、遵义、安顺、黔南、黔东南、黔西南等片区的监狱单位,重复交流订单细节,保证每一批姜都能顺畅出村、按时送达。乡民也敏捷行动起来,采收、分装、打包,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和选调生齐上阵,全力保证发货。
2025年10月28日夜,小龙村灯火通明,一片繁忙。我们齐心协力将一袋袋封装好的生姜搬上卡车。杨稀民一边清点数量,一边向乡民陈述喜讯:“这批姜估计能卖出3.2万元!”
刚搬完姜的龙家光擦着汗笑道:“生姜本是调味品,平常需求量不大,没想到能一次卖出这么多,价格还公正,下一年种姜更有决心了!”小龙村党支部书记龙家胜看在眼里,慨叹道:“他来了之后,不只强大了村两委的力气,更带来了资源和思路。”
此次小龙村生姜的顺畅售出,是贵州省监狱办理局“处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又一次生动实践。3.2万元的收入,不只解了滞销之困,更暖了乡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