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网站赞助了皇马:广西日报来宾头条 粮满仓 糖满罐 果蔬香

来源:华体会网站赞助了皇马    发布时间:2025-11-15 17:58:28
华体会登入:

  作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糖料蔗生产基地、国家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兴宾区以“保蔗、稳粮、创特”为发展支撑,推动农业与乡村振兴深层次地融合,在来宾建设农业强市的进程中扛起“半壁江山”,走出一条从传统农业大区迈向现代农业强区的奋进之路。

  2020—2024年,该区GDP从359.85亿元增至500.56亿元,连续两年跻身广西县域经济前十。

  走进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灌溉,植保无人机在低空匀速飞行,高效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派现代农忙景象。

  作为全国最大县级糖料蔗生产基地,兴宾区蔗糖产业地位举足轻重。2024/2025年榨季,该区糖料蔗种植培养面积达121.2万亩,约占全国种蔗面积的7.5%,居全国县(区)首位;入榨总量513.27万吨,产糖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食糖总产量达71.2万吨,约占广西食糖产量的11%、全国的6.36%;制糖及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20亿元,占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0%以上,贡献税收超17%。

  为稳固这份“甜蜜事业”,兴宾区构建起全方位保障体系。种植端严守142.7万亩生产保护区红线,通过耕地“非农化”整治,累计复种18.42万亩,2025年种植培养面积达126.6万亩,超额达成目标,占全国有蔗面积的7.4%,持续位居全国县(区)第一;种业方面,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成2.66万亩良种繁育基地、14个脱毒种茎加工厂,年供种能力达40万亩,桂柳05136、桂糖42号等良种率超99%。

  “以前靠天吃饭,旱天就减产。现在水肥一体化,每亩能多收2吨多,成本还降了800多元。”凤凰镇蔗农霍佳丽算起增收账,她种植的15亩甘蔗去年收入超5.3万元。兴宾区充分的发挥桂中治旱工程和沿江沿河、山塘水库等水源充足优势,累计建成糖料蔗水肥一体化基地39.49万亩,通过“政府补贴+企业配套”模式,惠及约8.1万户蔗农,人均种蔗收入达8858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6%。

  针对零散、坡陡蔗地机收难题,兴宾区创新推行“分步式机收”,建成87个机收点,占广西总数一半,排全区首位,推动机收率提升至10.65%,远超自治区中等水准。30余家(蔗叶)收储综合利用企业消化42.36万吨蔗叶,榨季蔗叶综合利用率达70%。

  如今,兴宾区已形成“蔗糖、蔗渣、糖蜜、滤泥、蔗叶”循环产业链,蔗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获评首批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我们不仅要做全国最大的糖料蔗基地,更要做产业升级的标杆。”兴宾区糖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作专班负责人黄鸿锦表示,下一步将新增130个分步式机收点,力争2025/2026年榨季进厂糖料蔗突破630万吨。

  兴宾区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粮食种植培养面积稳定在83万亩以上,产量连续五年超26.6万吨,连续五年获自治区粮食生产激励奖励,成为区域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撑。

  与周边县区的高标准示范模式不同,兴宾区以“普惠种植”为核心,将粮食生产覆盖至广泛农田,筑牢民生保障网。

  为破解“谁来种粮”难题,兴宾区打出政策扶持与主体培育组合拳。“种粮有补贴、技术有人教、销售不用愁,现在种粮心里踏实得很。”桥巩镇种粮大户欧盛恒流转土地1000多亩,对政策连连称赞。兴宾区严守耕地红线,推进耕地恢复整改,通过发放补贴、提供小额信贷等方式,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让种粮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目前,该区实施“粮食高产高效创建”“粮食高产攻关”“粮油一体化”等示范项目,辐射带动面积达10万亩,形成了绿色高产优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

  围绕“怎么种粮”,兴宾区以科技赋能提升效率。桂中治旱田间工程(二期)快速推进,该区有效灌溉面积达104万亩,“靠天吃饭”成为历史。农技人员常态化深入田间,推广良种、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今年已完成粮食种植培养面积超85万亩,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我们正逐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机械化种植,在守牢底线的同时提质增效。”兴宾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璐珊介绍,未来将逐步扩大机械化种植覆盖面,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在巩固蔗糖、粮食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兴宾区以“特”破局,发展特色农业,与主产业形成差异化互补,拓宽农民增收路。

  “我们村甘蔗产业有名,现在又搞林下养殖,日子越来越红火。”凤凰镇牛角村党支部书记巫家线介绍,该村凭借优质甘蔗产业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如今特色产业覆盖率达100%,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7万元。

  兴宾区依托资源禀赋,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万亩澳洲坚果基地,果实累累;新三智慧农业项目运用人工智能,实现果蔬精准种植;蝉联18年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2024年生猪出栏超82万头。前三季度,蔬菜产量增长5.2%,水果产量增长5%,特色产业正成为农业增长新引擎。

  品牌化是特色农业提质的关键。兴宾区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育“兴宾坚果”“兴宾香米”等品牌,通过电商、农超对接等方式,让特色农产品走出桂中、迈向全国。“我们的澳洲坚果线上订单排到明年,正在扩大种植规模。”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万亩澳洲坚果基地负责人王斌表示,截至目前,该基地已为当地村民提供10万人次以上的劳务机会,每年支付村民劳务费300万元以上。同时,32个总投资32.3亿元的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加速推进,涵盖设施渔业、粮食加工等领域,为兴宾区特色农业注入新动能。

  世界最大抓斗挖泥船“金广”投用 加快防城港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扩建工程建设